近日
高考志愿填报接近尾声
同学们开始纷纷憧憬
大学生活与未来的职业图景
如果你心里藏着对铁路行业的热爱
未来想在铁路大显身手
那么
铁路前辈将告诉你
在铁路上班是什么体验?
干货满满,速看 !
01
华东交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
姓名:黄全福
展开剩余92%单位:南宁机务段
大学期间,我系统学习了《理论力学》《机械原理》《自动控制基础》等课程,并完成变速箱优化、液压系统仿真等项目实践,提升系统化思维、故障预判意识、规范操作习惯等能力。
毕业后,我进入南宁机务段,历经六年成长为一名动车组司机。学校的专业学习让我能够深入理解车辆本质——不再是单纯记忆操作流程,而是能通过转向架结构原理,分析不同时速下的轮轨接触特性。当监控屏显示 “牵引电机过热” 报警时,我能结合电机冷却系统知识快速定位可能的故障原因,提升应急处置效率;还能运用机械振动学知识,在驾驶中通过车身抖动频率预判轨道不平顺路段,提前调整牵引力曲线。
未来,我将持续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不断学习进步,也欢迎学弟学妹报考本专业,我们一起为铁路事业全力以赴!
02
西南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
姓名:覃慧夏
单位:南宁供电段
于我而言,铁路是中国速度的象征,更缩短了我与外界的时空距离。2020年9月,我来到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就读。四年间,我每天往返于教学楼、图书馆以及电气馆之间,系统学习电路分析原理、自动控制理论、电力系统以及接触网等相关专业知识,通过课程设计以及实验课程积累实作技能。
大一那年,从家乡河池到成都,我乘坐火车转动车,耗时约10小时。2023年,贵南高铁开通运营,行程整整缩短了一半,在家门口就能坐高铁直达。这份便捷,更坚定了我参与铁路建设的决心。
2024年8月,我如愿加入南宁供电段。工作中,大学期间学到的接触网专业知识,让我更好理解接触网结构、运行原理以及如何快速判断接触网参数异常情况,做到学以致用。
往后,我将继续带着上学期间学到的专业知识,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,将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,努力成长为优秀的接触网工,守护供电安全。
03
华东交通大学 铁道工程
姓名:张乘齐
单位:南宁工务段
晚上七点,我再次坐回办公桌前,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。半小时后,线路清筛方案终于完成。屏幕上的数据曾是我的难题,如今却成了最熟悉的伙伴。
我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。四年前初到南宁工务段时,我还是个懵懂的毕业生,每天推着50斤的轨检仪徒步十多公里。大学里对轨检仪的深入学习,让我能轻松处理数据和测量问题。
然而,新挑战接踵而至,就是制作清筛方案。大学的理论知识让我快速上手,但首份方案却因现场经验薄弱被批“纸上谈兵”,我一度沮丧。车间主任张春的鼓励让我重新振作,从此我开启了“晚上测线路,白天写方案”的生活。最拼的一个月,提交了近四十份方案。直到工机段负责人说:“今天方案做得不错。”我瞬间红了眼眶。
如今,别人两小时的工作我四十分钟就能完成。从校园到职场,从被质疑到被称作“老师傅”,这段经历让我深知:真正的成长,从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。
04
西南交通大学 车辆工程
姓名:陆洪安
单位:南宁车辆段
2018年8月,我从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后,来到南宁车辆段从事客车检修工作。学校开设了许多门有关列车检修的专业课,这份工作也算是专业对口。
两年一届的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是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,首次参赛,由于实战经验不足,我惨遭淘汰。2022年,我再次报名参赛。备赛期间,我系统补强短板:在电脑里整理出万余字业务笔记,因反复实操训练,膝盖跪出大片淤青,手掌磨出层层老茧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这次比赛中,我获得了个人全能第六,同时被授予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。入路以来,我的岗位不停转换,从段修到运用修,从普通职工到车间技术员……然而,不管岗位如何变化,初心始终不改——我将把课堂所学与竞赛经验转化为实践,全力保障列车安全运行。
05
兰州交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
姓名:苏玉焰
单位:柳州车辆段
我曾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,系统学习机械理论与技能。初入岗位,我通过研读专业书籍、向现场师傅请教学习,考取证书独立上岗,逐步熟悉工作流程与技能要求,完成学生到职工的转变。
我知道,目前我所学习到的只是检修工作的“冰山一角”,还有很多的内容等着我去探索、学习与掌握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将继续深化专业知识运用,提升实践操作能力,持续学习创新,为铁路车辆安全运行全力以赴。
06
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(铁路运输)
姓名:马德安
单位:玉林车务段
在校期间,我系统学习了铁路运输规划、行车组织、站场设计等铁路专业核心课程。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模式——如模拟车站接发车作业、赴郑州局调度所及郑州北编组站现场实习、参与站场设计小组项目等,深入理解了专业知识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逻辑。
目前任职于技术科,主要负责运输生产管理、列车运行图维护及日常运输组织分析等工作。其中,行车组织课程知识助力我快速融入铁路工作体系;运输统计、运筹学等课程培养的数据分析能力,可精准定位车务段及车站运输组织中的难点痛点,为后续制定解决方案提供数据支撑。
07
西南交通大学 通信工程
姓名:何伟
单位:南宁通信段
2014年,怀揣着对通信技术的浓厚兴趣,我考入西南交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。这四年是我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期,我系统学习通信原理、移动通信技术等核心课程,在实验室进行设备调试、代码编写等实践,提升专业技能与问题解决能力。
2018年毕业后,我投身铁路通信领域。从实习时跟随师傅爬电杆、处理设备故障,到辗转桂林、柳州、南宁等地,历经现场维护、网管分析、GSM-R无线网络优化等岗位。每一次作业都有收获,我逐步从见习生成长为高铁通信工区工长。
去年,我们遇到一个棘手的无线网络干扰问题。为了揪出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干扰源,我与同事们连续奋战三个天窗,通过设备调试和数据分析锁定并排除干扰源。网络信号恢复稳定的那一刻,我们鼓掌欢呼,这是亲手解开技术谜题、见证问题迎刃而解的兴奋与满足。
回头看看,这7年真没白干!从初出茅庐的新人成长为技术骨干,还荣获“2024年集团公司先进生产者”称号。每一次技术攻关的突破,都是推动我在“轨道人生”上不断前行的动力!
08
大连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
姓名:薛祥希
单位:南宁电务段
2017年,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跑出世界第一的运营速度,这一突破让我对中国高铁心生向往,为此我报考了大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。大学期间,我系统学习电路原理、信号与系统等基础课程,深入钻研轨道交通信号基础、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等专业内容,积累了扎实的现场信号设备理论知识。为进一步深耕专业,我选择继续攻读本校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,重点聚焦列车自动运行控制技术研究。
经过七年系统的专业学习,我如愿加入南宁电务段。面对复杂的信号设备与繁杂的工作任务,扎实的理论基础让我迅速掌握了信号机、道岔、轨道电路等设备的电路原理,工作效率显著提升。
未来,我将以实践为课堂,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场经验,持续精进业务能力,力争成为技术精湛、经验丰富的信号工,为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。
09
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轨道工程
姓名:刘伟
单位:南宁高铁基础设施段
学校里,理论与实操双重并重,我掌握了基本的轨道结构设计、线路养护等知识,并通过工程测量、轨道工程技术等实践课程,提升了个人专业实操能力。
如今,我主要负责高铁线路巡检、轨道设备维护及病害整治工作。工作中,学校所学即第一块“敲门砖”,我用知识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。随着现场经验积累越来越多,我已经能独立精准判断钢轨磨损、几何尺寸等病害,并采取解决措施。为了加快提升技能水平,我积极参加技能竞赛,一次次在比武大舞台上刷新自己的职业目标。经过现场两年多的“摸爬滚打”,我在2025年集团公司第十一届职业技能竞赛铁路线路工(高铁)获得第二名 ,成为领奖台上最年轻的面孔。
在技能竞赛的这条路上,我领悟到“少年遥想得山田,请赶在日落下山前”的含义。铁路是青年才俊的汇聚地,未来,我希望能用奋斗为青春书写底色,为单位贡献青春力量。
看到这里
哪个专业和工种最让你 心动呢?
若还有其他疑问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
我们将邀请更多学长学姐为你解答!
发布于:北京市大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